位於腹部的器官,經常是一些不易診斷病症的根源。即使是專家,也很難有把握藉著外在症狀或徵候,來推斷問題究竟是「構造變化」或「機能障礙」。
下列三種疾病的臨床表現,有時與一般保健宣導甚或教科書上所描寫的有所出入。因為它們常見,所以值得特別注意。
一、肝炎:國內是肝炎盛行區,經常有人因覺得疲倦、食慾不振,而要求抽血檢查有否肝炎。結果十之八九都沒有問題。無症狀而在捐血或健檢時才知道有肝炎的反而更多。有時肝炎會引起上腹部的劇痛而讓醫師誤以為是胃炎或潰瘍。更奇怪的表現是下腹悶脹和腰背痠痛。
二、大腸癌:,出現在腹部任何一處,斷續不止幾個月久,服藥也能改善症狀的疼痛,最後證明源起於大腸癌,這種情形時有所聞。如果痛在肚臍周邊,極易今人只考慮是腸機能障礙。病人可能已接受胃或肝膽的檢查而獲知結果正常。疼痛以外,一些常被提到與癌有關的現象,諸如便血或便中有潛血、貧血、體重減輕等,並沒有出現。生長在直腸的腫瘤,可能引起進展極為緩慢的腸阻塞,以致被當成消化不良治療好幾個星期。
三、胃潰瘍:.胃潰瘍的症狀本來就比十二指腸潰瘍模糊,但如果不適的感覺出現在肚臍左側,一時不易讓人想到是胃的毛病。有的病人抱怨下腹部悶脹或輕微絞痛,直到解出黑便,才診斷出患了胃潰瘍併輕度出血。不過,胃潰瘍也可能在冬天,完全沒有明顯預兆下,使一個上了年紀的人,突發意外的大量吐血。
作者:施壽全醫師